半岛平台说宽泛,是因为生态是无处不在的。你种一棵树,它与其周遭环境的关系,与空气的关系,与土壤的关系,与水的关系,与生物的关系,都有影响。都可以说是生态效应。只是效应大小而已。一花,一叶,一个生物它与周围的物质能量良好交换关系都是生态。
说狭隘,是生态不过是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基础教育的背景让我学了好多生物知识,从碱基,到细胞核,到组织,到器官,到个体,到群落,到生态... 生物是至下而上,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形式完成自己的进化,生存。生态学,只是生命学科里宏观的一个分支。
说的那样要学一遍生态相关学科,没时间,也没必要。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统筹安排的角色,风景园林在我看来还是介于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设计学科。不能厚人文而弃自然,更不能重生态而轻人性。
1,在设计的每一步尽可能的考虑环保,无论是材料,还是能源,都尽可能的用环保材料。这是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生态观念。比如铺装,尽可能在满足良好使用的前提下使用透水砖,因为这样降下的雨水可以回归大地,地下的生物可以有空气,水分的物质交换。
2,在不同尺度下,有不同偏重。比如,大尺度就要考虑,水文资源,生物迁徙等等。中尺度就要考虑微气候,生物关系等等。小尺度的话,可能就要着重考虑具体种植方式,植物选择等等吧。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生态学知识,但是,我觉得设计师不是专家,咨询生态专家,查阅文献的方式比重头再学再应用来的效率高。
3,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做每个设计,不仅是施工上做好,在功能上也是。这是最生态的做法。因为不停地返工,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对环境伤害一次次加大。
island biogeography),把物种的迁入和迁出以及繁衍灭绝过程当作线索,分别探讨了不同类型用地的交界会如何影响上述物种流动。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哪些用地,以什么方式布局,辅以哪些植被,能促成什么样连通效果,尽量使自然环境成体系,从而发挥协同效应。
单个场地或者用地的生态效应都是孤立的,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在没有全局生态意识下进行的所谓生态设计,更可能是将有限的资源,成本和注意力用到低效的地方。这也是国内生态设计出现“噱头化”,“自我感动情怀化”的重要原因。
在德国,景观设计的第一步通常是“景观识别”(Landschaft Recognition),即详细了解场地的水文,地质,动物栖息地,风向,污染物,人工环境干预等等基础情况,这一步通常可参考作为上位规划并在地区具有法律效令的景观规划(Landschaftplanung),但特定场地需要设计者自行研究完成。其次需要考虑“景观评估”(Landschaftsbewertung),毕竟不论怎么设计,都不可能完全消除人类对场地自然过程的干预。如何干预,到什么程度,怎么补偿,都是会对最终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的。几个步骤叠加,最大程度了解了这个过程,才可能有的放矢,根据不同尺度,不同限制条件,不同可利用资源,切实可行地达成生态的效果。这一步不单单是积极使用环保材料那么简单。
用生态来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自然的进程来实现设计的目标。它可以是创建新的自然区域(我们称之为自然开发)和生态走廊/生态连接,也可以是利用自然进程来改善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
一些景观设计师和生态学家倾向于复制自然的形式,但这样的形式不应该是从图纸上产生的,而应该是在自然条件下动态形成的。
生态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景观生态学
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半岛平台、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景观生态学的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很多应用。针对前段时间国家大力推广的海绵城市,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海绵城市的城市生态网络。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而海绵城市中的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也随着海绵城市的发展日趋重要。
基于景观生态学中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以及景观空间格局等理论基础,分析城市生态的斑块-廊道-基质,探究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
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中有很多理论都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就包括了:“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以及景观空间格局等。
景观是不同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是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其景观结构成分包括斑块、廊道、基质,三部分。在不同尺度上,由各种不同数量、大小的空间配置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的景观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
Forman(1986)认为斑块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明显区别,且空间上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
不同的斑块在大小、形状。类型、异质性和边界特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区别。对斑块的成因不同可以将斑块分为四大类: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环境资源斑块是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的斑块。 环境资源斑块较为稳定,具有很低的斑块转化速率,与周围基质之间也是处于平衡状态。
干扰斑块是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形成干扰斑块的干扰因素多是各种局部的自然因素或者是小范围的人类活动半岛平台。
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广泛的干扰后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所以,残存斑块通常是被受到干扰影响的基质包围着的、原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
引入斑块是人类有意无意地将动植物引入某些地区而形成的局部性生态系统或斑块。引入斑块与前面说提到的干扰斑块和残存斑块有相似之处,但是引入斑块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其干扰因素仅仅是人类活动。
廊道的定义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也就是介于周边环境之间的线性景观要素。廊道有着多样的功能,在提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网络构建中也有重要作用。
如:资源功能(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或汇)、通道功能(作为物资、能量、信息和物种交流与传输的通道)、屏障功能(起过滤和阻抑作用)、防护功能(抵抗风沙、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降低污染、消除热岛效应等)、美学功能(丰富城市景观,美化人居环境)。
基质则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势度最高的景观要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动态起着主导性作用。基质能够提供小尺度的栖息地;提高自然保护区的质量;控制景观连通性等等。
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形状以及数目,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过程会有影响。一般而言,斑块数量的增加常伴随着物种的增加。
式中S为物种数目,A为岛屿面积,c和z是常数。z的理论值为0.236,通常在0.18与0.35之间。C值的变化反应地理位置的变化对物种数目的影响。C和Z的值随岛屿的类型及有关物种类型的变化而变化。
MacArthur和Wilson综合上述规律,发展形成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他们认为岛屿物种数目取决于两个过程:物种的迁入和绝灭。任何岛屿上的生境有限,已定居的物种越多,新迁入的物种能成功定居的可能性越小,而已定居的物种的灭绝概率则越大。
式中的s为物种数,t为时间,I为迁居速率(是种源与斑块间距离D的函数),E为绝灭速率(是斑块面积A的函数)。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将生境斑块的面积和隔离程度与物种多样性联系在一起,其最大贡献在于把斑块的空间特征与物种数量用一个理论公式联系在一起,为景观生态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是指其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比如不同类型的斑块可在空向上呈随机型、均匀型或聚集型分布。
Forman把不同的景观格局和结构类型分为了5大类: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格局、平行格局、特定的组合或空间联结格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通俗点说,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比作海绵,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的时候讲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谁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自然,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净化。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了海绵城市的运用;2014年12月31日,根据习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中央开始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斑块半岛平台、廊道和基质是构成景观的基本元素,众多绿色廊道相互交织则形成网络,在景观生态学中将这一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现象称为生态网络。而城市生态网络具有生态网络一般特征,是反映和构成城市地表景观的一种空间联系模式。
城市生态网络中所涉及到的包括城市中的绿地和其他具有生态、景观或者游憩价值的的空间,以及其他农用地和未用地。
城市生态网络主要是由城市中的景观斑块与生态廊道组成,所以通过对城市景观生态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中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来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把城市中有自然保护价值的地块作为一个个“斑块”,通过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尽可能把分散的斑块连接起来,成为城市的自然骨架使生态廊道与景观斑块有机连接,是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方法。
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是扭转传统城市建设观念中的依靠管渠等灰色设施来排水,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那么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必然要有城市的 “海绵体”,而城市“海绵体”则包括了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等可渗透路面的城市配套设施。
在海绵城市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中就要考虑到作为海绵城市的特有生态空间,同时要考虑到各种生态空间之间的如何构建生态网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海绵城市的水处理功能。
通过对城市景观生态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主要包括: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如:已编制的规划文城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气象)、城市景观资源实地调查与分析半岛平台,可以掌握城市的基本生态空间布局。
海绵城市的城市生态网络构建还依靠了城市中海绵绿地斑块以及水体形成的廊道等,结合上文中提到的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可以分析城市中的生态斑块与廊道。
在生态斑块构建中要分析其斑块数量、斑块的密度、平均斑块面积等指标,在分析中要考虑海绵城市中斑块之间的水交换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的交流半岛平台,斑块的密度与大小要符合城市现有的生态条件。
在生态廊道的构建中要分析廊道数量、廊道长度、廊道密度等指标,生态廊道的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生态网络的基本骨架,其完善的构建需要合理组织道路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和绿带生态廊道,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是城市维持生态平衡的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城市的原有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将原本单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斑块、廊道、基质形成的网络连接起来,提高其网络的复杂度,这对于城市的生态网络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虽然城市生态网络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规划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在生态网络的规划中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的支撑,在其科学合理性方面还需要建构完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分析。